首页
走入企业 
新闻动态 
名医讲堂 
防伪查询
联系我们
客户服务
招商加盟
品牌资讯 健康科普
这些伤胃的习惯要注意!艾灸这几穴即可调理慢性胃炎!
来源:谷方益元    时间:2024-05-25    点击数:118

现代人,胃病缠身

《黄帝内经·素问》有这样一句话:"平人常禀气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一段话,寥寥数十字,把胃对人体的重要性说明白,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然而如今,胃病几乎成为了家家户户必备的一个大麻烦,胃胀、胃痛、胃炎、胃溃疡等等,几乎可算是天下第一大病。

 

就拿最常见的胃炎来说,患者经常会有胃痛、反酸、胀气,吃点就饱,睡眠不安等症状,且没完没了,长期吃药也不见好,还要提心吊胆,生怕它日渐恶化甚至癌变。可以说,现代人已经被胃病缠身了。

图片51.png 

 

02胃病,从何而来?

无数的胃病患者,对于吃药只缓解,不根治。胃病患者中,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且很多人是到医院检查了才发现,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患上这些胃病。

 

那么,胃病究竟从何而来呢?

 

1、饮食伤胃

所谓病从口入,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食物对胃的伤害,胃不好的人,想不生病都难。像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吃垃圾食品等等,都容易胃肠疾病就更易发生。

 

2、寒邪犯胃

中医说,最伤胃的是什么东西?是寒邪。寒邪最易使脾胃阳气受伤,特别是有贪凉饮冷习惯的人,大多数胃不健康。因为胃阳既是胃动力来源,也是胃的防护伞,当“胃阳”不足或受到“寒邪”侵袭时,可能会导致胃的温煦、推动及防御功能下降,从而出现胃痛、消化不良、胃寒怕冷等症状。

 

3、肝气克胃

一部分人,饮食保暖都没问题,会感到胃不舒服,经常没胃口,消化不良。这大概是肝气克胃,中医五行中肝属木,脾胃属土,肝木与脾土相生相克,肝气过旺或是过弱,脾胃之气都会受其影响。说白了就是人的不良情绪会克制胃的功能。

 

图片52.png 

 

03现代人如何调理胃炎?

现代人治胃炎,习惯靠吃来解决,吃各种各样的西药。这些疗法虽能有效降低细菌负荷,但可能无法彻底改变导致胃炎反复发作的根本体质问题或生活习惯因素。但还是那句话,根源在于胃部环境,胃环境内的寒邪,这是吃西药不可能解决的。而且不要忽略了,你的胃本来就不好,寒气积聚,再吃一堆寒凉药物,或是别的药物,调理的同时难免还会对胃造成伤害。很多人就是这样吃药,短暂的调理好了,但胃环境并未改善,导致日后病邪卷土重来,十年几十年的老胃病就是这么来的。所以我们要提醒,如果是吃西药调理胃炎的患者,切忌注意避开过去那些伤胃的习惯,切莫好了伤疤忘了疼。

 

04艾灸如何调理胃炎?

艾灸当然是能够调理胃部疾患的,并且艾灸的先天优势,很好地克服了吃西药的一些窘境。有胃痛,劳累或食冷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经常腹泻不止、胃口不好、口淡不想喝水等症状的,一般属于寒证。调理宜温通调补,这正是艾灸最擅长的,艾灸的特长就在于应对虚寒之症。

 

只要选取好合理的穴位,坚持调理,不论预防还是调理都能发挥作用。

具体穴位如下:

1、中脘穴

胃的募穴,又是八会穴之一的腑会穴,擅长调理消化疾病。

图片53.png 

2、天枢穴

可以缓解消化不良、胃痛、腹胀等症状,调理便秘与腹泻、缓解肠胃炎症,可辅助治疗其他疾病:如细菌性痢疾,通过促进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辅助治疗感染性疾病,作为止痛穴位,天枢穴还能缓解腹部疼痛,包括因肠梗阻、阑尾炎等引起的疼痛。

图片54.png 

3、足三里

凡是胃的问题都可用足三里。

图片55.png 

4、脾俞、胃俞、肝俞

肝和脾胃又是相互影响的。脾主运化,把五谷营养传送给肝,让肝的疏泄功能得到正常发挥。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可以调理气机帮助脾升胃降。

图片56.png 

 

注意事项:艾灸这些穴位过程中,最好灸至热气入内,胃部有温暖感并伴有轻微的咕噜声或微汗为妙。连续艾灸后,有一些人会出现排病反应,如口干舌燥、眩晕耳鸣、肠鸣、拉稀、长痘痘、小便频数、发烧等等,这些反应通常是暂时的且表明身体正在经历积极的调整,但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适,应及时与施灸的中医师沟通,调整艾灸的频率、时间和方法,确保治疗安全有效。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充足休息,也是促进康复的重要因素。

 


Tags: 养胃 艾灸
顶部